三、竞赛任务说明与规范 演示

沈老师 8年前 1426 次查看 0 次讨论


       比赛任务包含‘基础任务’、‘轨迹赛任务’、和‘挑战任务’。在整个竞赛中,机器人需要沿轨迹线完成遇到的各种任务。

       机器人以自主控制的方式沿着轨迹线每完成一个任务即可获得相应任务的分数(具体分数查看本节第5点的‘超级轨迹赛任务分值表’)。

1. 基础任务——丝绸之路

任务描述:在整个场地的轨迹线上,有若干条垂直于轨迹线的直线,将整个丝绸之路分割成多个区域,在直线的旁边以“A、B、C”等英文字母标记。

任务完成的标志:机器人投影接触到垂直于轨迹线的标记直线。


2. 轨迹赛任务

轨迹赛任务在轨迹线上设置一些障碍或道具,机器人需要按照要求穿越任务模型,获得相应得分。

(1)文化交流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机器人需要在某些区域进行文化交流。

任务完成标志:机器人到达指定区域,控制机器人完成规定动作(例如旋转两圈、正反转各一圈、点亮屏幕、播放乐曲等)。


(2)播放宣传片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某些区域需要机器人播放一些宣传片宣扬自己的文化。在任务区域的轨迹线上贴有以贴纸的形式在贴到任务区域上。

完成任务的标志:机器人在进入这段区域时在屏幕上显示指定的颜色2秒。 


(3)漂洋过海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有一些区域为海域。在海域的这段轨迹线上,用代表海域的贴纸,覆盖在这段轨迹线上, 将轨迹线断开出一段20~30cm的没有轨迹线的道路。要求机器人在没有引导线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该段道路。海域将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分布在哪个赛道上。

完成任务标志:机器人脱离引导线后顺利从另一端的引导线进入接下来的赛道。脱离后无法进入后面的引导线则判定为失败。


(4)过碎石路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有一段区域的引导线上,存在三条直径5mm、长大于25cm的十字柱子的碎石路。每条柱子平铺在场地上,并与所在的引导线垂直,柱子与柱子间的间隔在10-20cm之间,柱子间存在引导线。要求机器人沿着引导线,通过这段凹凸不平的道路。

完成任务的标志:机器人从沙丘碎石路的一端进入后,顺利通过该段路并且其投影完全离开沙丘碎石路的另一端。


(5)通过浮桥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可能出现一块浮桥,浮桥模型为一块宽30cm,长20cm的积木板,板放在可以旋转的积木架上,机器通过时,浮桥会因为机器的重心改变而发生倾斜。

成功通过的标志:机器人全程从浮桥正向通过。从侧边通过或者在通过过程中发生翻车等都判定为失败。


(6)穿越山洞

任务描述:在丝绸之路上,有可能会出现一段长20cm、内宽30cm、内高20cm的山洞。

完成任务的标志:机器人需要从山洞模型的中间通过,并且机器人的任务一个部件都不能碰到模型的任何一个地方。


(7)清理障碍

任务描述:在场地的任何一段线上,有可能出现一块障碍,机器人在通过这个区域时,需要将障碍从引导线上移开。

完成任务标志:障碍的任何垂直投影不在赛道的所有引导线上。


3. 挑战任务

       丝绸之路的线路上存在一个30cm*30cm的挑战任务区域,在该区域上会出现一个挑战任务,该挑战任务现场公布。这部分任务作为附加的任务,参赛队伍可以选择挑战或者不挑战。

       选择挑战的,在到达挑战区域前,选择挑战线路进入挑战区完成任务,完成挑战任务后从挑战线路回到主线路继续完成其他任务。挑战成功时可以获得这部分额外50分的分数,挑战失败不扣分,但因为这部分挑战失败而无法完成后续任务的,则结束比赛,获得的分数为已得的任务分数。

      没有选择挑战的,不影响其他任务的得分和时间分的计算,参赛选手可以沿着原来的主线路继续完成其他任务。


4. 时间得分

只有完成所有“基础任务”和“轨迹赛任务”并顺利到达终点,才有时间加分。

5. 超级轨迹赛任务分值表

任务类型

任务名称

任务分值

基础任务

丝绸之路

10分/个

轨迹赛任务

文化交流

10分

播放宣传片

10分

漂洋过海

10分

沙丘碎石路

10分

浮桥

10分

山洞

10分

清理障碍

10分

挑战任务

现场公布

50分

时间分数

时间得分

1分/秒

光电系数

使用的光电数

1.00 (5个)

1.05 (4个)

1.10 (3个)

1.15 (2个)

1.20 (1个)

6. 不同组别任务分配

小学组:

(1)丝绸之路

(2)包含至少3个轨迹赛任务

(3)1个挑战任务

初中组:

(1)丝绸之路

(2)包含至少5个轨迹赛任务

(3)1个挑战任务

0

籍山中心小学及城西校区同学使用博文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