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程序
我们来完成两个角色的对话,首先第一个角色说:“我正在学习图形化编程,我非常喜欢。”然后第二个角色说:“是吗?我也非常喜欢学习图形化编程。”
选择角色
为此我们首先要选定两个角色。
在角色区的右下角有一个小猫头,猫头的右上角有一个加号。
单击这个按钮能够打开一个角色库,在这里大家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我选择的是默认的小猫和小女孩“Ballerina”。
选择好角色之后,通过鼠标将角色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如图所示。
了解流程图
编写程序之前要先介绍一下流程图。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规定了一些常用的流程图符号,目前这些符号已被世界各国的多个领域普遍采用。
一个流程图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框、带箭头的流程线、框内外必要的文字说明。
起初,流程图用流程线指出各框的执行顺序,对流程线的使用没有严格的规定,流程线在程序中可随意连接,流程图也就没有实现使程序直观形象、简单清晰的作用,同样,编写的程序也是逻辑混乱、难以理解的。
为了提高流程图及程序的逻辑性,使其更容易理解、更方便阅读,必须对流程线的使用做统一规定,不允许流程线无规律连接,流程只能按照一定顺序和条件进行。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两位意大利数学家提出了3种基本结构,用这3种基本结构作为表示一个良好算法的基本单元(注:编程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这里先介绍第一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其中A和B两个框是顺序执行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基本结构。
开始编程
我们的两个角色对应的程序如图所示。
在指令模块中白底的椭圆部分是参数部分,其中的内容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修改的,比如上面的程序中我们要修改“说 你好!2秒”指令模块中的说话内容。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修改后面的秒数。
点击舞台区的绿旗就能看到程序运行效果了。由程序我们知道其实两个角色不是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就算小猫没有说话,小女孩在等待2秒之后依然会说话,就好像大家是按照各自的剧本在表演一样。这里给出小女孩的程序流程图。
扩展练习
1. 可以尝试继续增加故事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2. 为对话配音。
籍山中心小学及城西校区同学使用博文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