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挑战任务及机器人竞赛 演示

童老师 7年前 1235 次查看 0 次讨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机器人竞赛的相关规则; 2. 了解挑战任务的设置规则及完成方式; 3. 通过模拟比赛,建立信心。


2017WER普及赛一共有9个位置、6个初始任务,在前面的9课中上,我们完成了所有线路及位置上的默认任务。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要了解机器人竞赛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模拟比赛,来锻炼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及积累比赛经验。

一、竞赛初始任务

2017普及赛任务模型一个有6个,需要注意的是,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一般都是在比赛开赛之前现场公布地图及位置模型,参赛队员们根据任务模型的位置调整程序。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按照任务的默认位置完成了巡线及任务。我们还需通过变换任务模型的位置的方式,来训练大家对程序、对机器人控制的能力。

同学们需要在学习与训练中,提高自己对机器人的熟悉程度,对地图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任务模型的熟悉程度,只要做到这些,才能在比赛现场,沉着应对任务模型的各种变化。在学习及训练中,还需要特别重视正确率,程序正确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完成任务所花的时间。所以多动脑、多思考,并且努力做到有条理地去考虑问题,正确率自然就能有所提高。

二、挑战任务

每次比赛时,还会有几个现场的挑战任务,挑战任务模型在比赛现场公布的,所以同学们需要根据现场公布的模型,思考如果控制机器人、如果搭建手臂来完成挑战任务。

通常情况下,挑战任务的得分更高,难度更大。

完成挑战任务的难点在于手臂的搭建。我们需要了解一般完成任务模型的方式,有机器人直接冲撞、有机器人慢速精确控制、机器人马达转动等,要根据任务模型的特点,使用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来完成挑战任务。

三、竞赛注意事项

1. 一个队员操作机器人,一个队员安装手臂,反复练习提高速度;

2. 根据现场地图及任务模型,商议并确定完成任务的顺序;

3. 学会鼓励队友,成功了不骄傲、不自满,失败了不沮丧、不责怪别人。

四、模拟竞赛

1. 随机调整任务模型位置;

2. 一小时时间内测试程序及任务;

3. 3分钟完成比赛,并计算得分。


4

籍山中心小学及城西校区同学使用博文账号登录!